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2-04-01 18:18:06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國足在馬斯喀特進行的12強賽最后一輪中以0比2不敵阿曼隊。國足最終取得10戰1勝3平6負積6分的成績,以B組第五名的身份結束了本屆12強賽的全部征程。
中國男足第12次沖擊世界杯最終以失敗告終,為什么?留下了什么啟示?未來路在何方?
數據不會騙人,就是實力不行!
國足主帥李霄鵬在中阿之戰前接受采訪時坦承,中國這次12強賽遭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實力不足。
亞足聯把世界杯預選賽最后一個階段采取分兩組進行的賽制是從1997年的10強賽開始的。國足從1997年至今的7次世預賽中,只有4次打進了最后階段。從這4次國足的征戰過程對比可見,國足本屆12強賽是第一次勝場不足3場,勝率不足30%。
張琳芃本屆世預賽屢屢受傷,勉強支撐。
本屆12強賽國足在控球率、射門次數、射正次數、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等技術數據的統計上,在B組均處于倒數兩位。尤其在第9輪1比1逼平沙特的一戰中,國足的控球率僅有26%,射門次數僅有2次,創下了本屆12強賽自己的最低數字。連續兩屆12強賽,國足均只能在小組列第5位。雖然本屆12強賽的進球總數比上屆的8球要多,但丟球總數卻比上屆的10球多得多。由此可見,國足目前在進攻乏力的短板上沒有明顯加強,但在防守力上卻有明顯退步。
從往屆和本屆的數據對比中可以清晰看到,國足在與亞洲一流強隊的對抗中,整體控制力越來越弱,這正是實力不足的一個明顯例證。尤其在對陣日本、沙特、澳大利亞三強的時候,國足主動采取龜縮防守的戰術,基本沒有組織有效反擊的能力。
事實上,目前亞洲排名第9位的國足在連續兩屆世預賽40強賽的階段就已經如履薄冰,因此打進12強賽基本已經是能力上限,奢望他們爭奪到亞洲前四直接出線并不現實。國足實力不足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恰恰是中超聯賽過去多年來在“金元化”掩蓋下的“空心化”。
在沒有超級外援的加持下,習慣了中超攻防節奏慢、凈比賽時間少的國腳們根本難以適應亞洲一流對抗水平的比賽,就連阿曼、越南都能用高位逼搶壓制國足半場踢。
21年前,米盧率領的國足能在馬斯喀特的同一塊場地上以2比0擊敗東道主阿曼隊,21年后阿曼隊就用相同的比分把國足踢到懷疑人生。
平均年齡最大,青黃不接得可怕!
上屆12強賽,國足在球員年齡分布上呈現出“八代同堂”的奇葩景象,1993之后出生的中生代沒有擔起大梁,依然要靠老將鄭智扮演核心角色。
此后,中國足協從2017年開始推行U23政策,企圖用硬性手段為年輕球員的成長提速。但可惜的是,由于要為此前10多年的青訓坍塌埋單,U23政策不但沒有帶動大批1995年之后出生的優質新銳球員涌現,而且直接對聯賽的穩定性和各俱樂部的人員結構合理性造成致命打擊。
戴偉浚默默看著“老大哥”鄭智在指導“大哥”蒿俊閔。
里皮在2019年亞洲杯前曾試圖在國足實行換血,但最終受制于優秀年輕球員的嚴重缺乏而不了了之。2019年亞洲杯里皮第一次辭職之后,國足的年齡結構改善進一步擱淺,這也直接造成第12次沖擊世界杯的國足在起步階段就已經面臨底氣不足的硬傷。
李鐵接手國足之后,雖然在歷次集訓中也抽調過不少U23球員加入,但始終難以選出可堪大用之人。從12強賽的12支參賽球隊報名名單來看,國足平均年齡為29.6歲,是各隊中最老的一支。
從12強賽的過程來看,國足的打法始終圍繞反守反擊,但并沒有體現出反擊的速度。而對于亞洲強隊普遍使用的高位逼搶戰術,國足因為球員年齡偏大而難以嘗試。所以,本屆國足在多場比賽中雖然使用三中衛戰術,甚至多達9人參與防守,但在強隊的充滿侵略性的壓迫打法面前依然無法避免丟球。
歸化球員不該背鍋,該如何善用?
在本屆世預賽剛剛開始的時候,外界對國足的期望還是頗高的。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屆國足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歸化國腳”。“歸化”總已是全球足壇的普遍玩法,在本土球員“缺人”無法為國足帶來質變的無奈之下,“歸化”本來是一種積極的合理嘗試。但可惜的是,由于國足“歸化”的目標過于功利地直指本屆世界杯,因此在操作上出現偏差。
歸化球員洛國富
從李可、艾克森開始,到蔣光太、洛國富、阿蘭、費南多,國足前后歸化了6名球員,2名是防守端的血緣歸化球員,4名的是攻擊端的非血緣歸化球員。但可惜,這些歸化球員除了蔣光太和李可,其他4人都已經不處于自身的競技巔峰期。艾克森在12強賽1球未進,完全失去剛來中超時的強力射手風采。洛國富和阿蘭都到了12強賽中段才達到了可以出場的體能標準,但依然無法保證全場的壓制力。最令人難堪的是費南多,他歸化之后就因為各種原因從來沒有為國足出戰過!
加上李可受傷缺席12強賽,因此李鐵時代的國足只能在4名歸化國腳的使用上做文章。無奈的是,除了歸化球員自身存在的客觀問題,李鐵在歸化球員的使用思路上也很不統一,令國內球員在配合上顯得無所適從。整個12強賽,歸化國腳僅僅打進1球,從效果上看是失敗的。
當然,即使意大利隊也有歸化球員,他們也在世界杯遭遇淘汰。因此,“歸化”只要一天還在規則允許之下,國足未來還是可以堅持嘗試。只是,對于“歸化”球員選擇的標準,對于他們使用的模式,需要今后國足的教練組和管理者做更專業的判斷
失去主場的新啟示:能否建立西亞訓練營?
除了球隊年齡結構老化、球員能力不足、執行戰術落后等等硬傷,國足這次12強賽更面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失去真正的主場。
國足從40強賽至今,國足僅僅有2場比賽是在真正主場進行。在2020年爆發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足在40強賽和12強賽階段,一共有8個“主場”要西遷到多哈和沙迦進行。在失去主場和長年處于封閉生活的環境下,國足的比賽難度無疑比往常更大,畢竟球員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都面臨考驗。
國足這次在沙迦取得不敗的戰績。
不過,從戰果來看,國足在西亞的8個主場,僅僅只是輸了對日本1場。在阿聯酋的沙迦體育場,國足一共進行了6場比賽,成績是4勝3平保持不敗。這個結果,與國足后勤保障團隊大量艱苦的付出是分不開的,這也是本屆12強賽國足團隊最值得肯定的一個亮點。
在疫情的影響下,目前中國體育軍團不少項目都在海外設立訓練基地,比如中國羽毛球隊就在泰國清邁建立訓練營,可以持續半年支持海外集訓。國足這次12強賽雖然出局了,但通過在沙迦“主場”作賽積累的經驗,未來不妨常態設立西亞訓練營,為未來增加對陣西亞球隊的競爭力做出積極探索。
未來國足路在何方?
在國足提前兩輪在12強賽被淘汰出局之后,關于國足未來重建的計劃已經成為中國競技體育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職業聯賽必然是擺在中國足球面前的第一道難題。“金元化”無以為繼之后,加上疫情的疊加壓力,中超已經面臨大面積的俱樂部破產,聯賽品牌迅速貶值,球迷受眾大批遠離。為此,中國足協一度希望能從本賽季開始全面恢復三級聯賽的主客場制以救市。可惜的是,目前這個計劃很可能在本賽季的第一階段很難實施。
不過,無論聯賽是否恢復主客場,聯賽的周期和賽制必須穩定下來,像上賽季那種為了讓路國家隊而盲目壓縮聯賽的做法只會導致多敗的局面。失去一個穩定而健康的聯賽,再談如何重視青訓也只會成為空中樓閣。
李霄鵬12強賽結束后是否辭職?現在還是個謎。
在大批優質外籍教練、外援離開之后,中超的整體觀賞性必然會下降。但這也進一步倒逼各俱樂部在青訓上必須真正出人才、出球星。以明年的亞洲杯為起點,國足的“換血”必須徹底進行。
蒿俊閔、于大寶、鄭錚、吳曦等為代表的1990年之前出生的球員基本就要淡出國足。高準翼、張玉寧、戴偉浚、朱辰杰、蔣圣龍、郭田雨、韓佳奇、吳少聰這些95后乃至00后的球員,逐步要在國足擔綱主梁。而U23國足里面還有不少球員會在杭州亞運會之后不斷升級進國足的陣容儲備里。更重要的是,從2005年之后的每一批國青、國少球員,必須力爭打進每屆亞少、亞青賽的前四名。
在優選“歸化”之外,國足還必須加大國腳留洋的力度。武磊作為留洋先鋒,必須在未來的國足擔負更多的責任,李磊、郭田雨等新一代留洋球員希望涌現出越來越多。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練團隊的搭建。本屆世預賽一共有3名主帥先后帶隊,創造國足歷史紀錄。無論李鐵還是李霄鵬,單靠他們的個人經驗、能力和魅力很難把國足走得更遠。在疫情影響下,國足聘請外教在操作上并不現實,但完全可以組建一個有國際視野、專業能力和配合精神的本土教練團隊。
鄭智從廣州隊到國足,哪里都是“大佬”的風范。
如今,鄭智為首的多名中生代本土教練已經進入國足教練組。而在各級低齡國足中,越來越多的前職業退役名將沒居前已經參與教練團隊的分工。
最后,國足的輿論環境必須有一個徹底的改觀。無論是媒體還是球迷,對國足如果還是動輒嘲諷謾罵,那么中國足球的青訓環境和口碑只會越來越差,惡性循環就是進一步導致沒有人愿意從事中國足球的運動。媒體、球迷更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國足,衡量中國足球是否良性發展,參考的維度絕不能僅僅盯著國足是否世界杯出線!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張喆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周婉琪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