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0-20 17:48:03
文/珠江商報記者甘柳瑩
圖/醫院提供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腦病科團隊至今還記得三年前接診的一個特殊病例。一個晚上,一名患者因突發頭痛、嘔吐,從急診被收入醫院治療。入院不到1個小時,患者突發全身抽搐、四肢強直,意識不清,隨后陷入深度昏迷。所幸,經過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腦病科團隊“火眼金睛”的細致檢查,患者被確診為急性靜脈竇血栓形成——一種少見的腦卒中類型。在4小時緊張的“靜脈竇機械取栓+溶栓術”后,患者轉危為安,不久后康復出院。
2018年,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的相關標準,全力推進卒中中心建設。
目前,該院卒中中心建設進步明顯,與卒中相關的患者門診和住院收治數量、三四級手術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每年開展腦血管病介入手術超過200例,開顱手術超過150例;從患者發病到入院開展溶栓等治療,基本能控制在50分鐘內完成。
“我們要通過建立科學的急性腦血管病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提高急性腦血管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腦病科副主任何玉琴表示,卒中中心不僅要打造全程化管理的“順德模式”,還希望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逐漸打造成為省級卒中中心、國家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以精湛醫技在家門口守護市民的腦健康。
腦病科團隊開展介入手術。
患者正在接受西門子Force雙源CT檢查。
醫護團隊的精湛醫技和溫情服務獲得患者信任。
以創促建
推進腦卒中區域救治體系建設
提起腦卒中,大家都不陌生,這個被俗稱為“中風”的腦血管疾病,因其有著高死亡率、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
2017年,乘政校合作東風,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引入廣東省中醫院腦病科李貴福教授專業團隊,這些國內或省內知名的神經介入、神經內科、神經重癥、神經心理及神經康復專家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通過指導疑難危重患者的診治、開展高難度手術等方式,并協助開展神經心理、神經康復等亞專科,持續提升醫院腦病科發展水平。
2018年,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啟動卒中中心建設。如今,通過資源整合與流程優化,該院卒中中心建立起的腦卒中救治體系,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日,71歲的李先生在家中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癱瘓,并跌倒在地,不能說話,家人自行喂服“安宮牛黃丸”后未見好轉,隨即呼叫“120”將其送往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急診科。腦病科值班醫生林小鋒接到會診通知后立即趕往急診科,初步判斷可能是腦卒中,并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卒中中心團隊快速完成了抽血化驗、心電圖和頭顱CT常規檢查項目。
經頭顱CT明確診斷,李先生為急性腦梗死,評估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達到16分,提示重度卒中。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團隊立即給予靜脈溶栓治療,從患者到醫院急診至用上溶栓藥物的時間(DNT)僅僅用了23分鐘!在溶栓治療接近結束的時候,患者右側肢體力量恢復不明顯,經重新評估NIHSS評分仍有12分。
卒中中心團隊爭分奪秒地完成了頭頸部CTA檢查,明確為左側頸內動脈閉塞,為責任閉塞血管,有血管內介入治療手術指征。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卒中中心主任溫寶泉主任醫師、腦病科何玉琴副主任醫師當即決定行急診取栓手術以開通患者閉塞的頸內動脈。經過精心手術,李先生轉危為安,癱瘓的肢體肌力也逐漸恢復,活動自如,吐字清晰。1周時間后,李先生已經能獨立行走,生活完全自理。
“業界有‘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的說法,卒中中心的建立,有利于開展腦卒中的超早期治療,規范卒中的管理流程。”何玉琴介紹,醫院的卒中中心包括急診腦卒中綠色通道、腦病科(神經內、外科)、神經康復和神經重癥多個個模塊,開展靜脈溶栓、動脈溶栓、機械取栓等治療,致力為腦卒中患者提供精準、快速、高效、規范的診療通道。
神經內、外科醫生24小時值班,介入室全天待命,腦卒中區域協同救治微信群、科室24小時專線電話隨時回復或接聽,快速開通院前綠色通道,4臺CT機支持急診檢查,增設檢驗綠色快速通道,已成為腦病科的“工作標配”。
此外,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也與兩家附屬醫院——均安醫院和勒流醫院組建成緊密型醫聯體,通過快速識別腦卒中患者病情、提供轉院服務、開通院前綠色通道等方式,提升腦卒中的區域協同救治水平。
硬件保障
高精尖設備成為醫生的“第二雙眼睛”
要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除了不斷進行流程優化改造、不斷提升團隊的診療技術外,高精尖的設備也必不可少。以往,盡管已為急性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開通了綠色通道,但由于醫院高精尖設備數量少,往往要“人等機器”,但如今,這種局面正在逐步扭轉,“我們要讓機器等人成為常態。”何玉琴說。
今年年初,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新購置的一臺西門子SOMATOM Force 雙源CT投入使用,該機器是目前較為高端與先進的CT機,因有著掃描速度快、輻射劑量低、圖像分辨率高、覆蓋范圍寬、參數處理精等特點,可獲得高質量圖像及參數,快速完成頭部CTA+CTP、能譜CT的掃描,為卒中病因診斷、術前評估及圍手術期管理提供依據。
據何玉琴透露,今年年底,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將繼續引進一批先進設備,包括西門子3.0T磁共振和飛利浦Azurion 7 M20 DSA。其中,西門子3.0T磁共振為當前綜合性能較強的3.0T磁共振,可快速獲取更高清的圖像,并能分析閉塞或狹窄血管的管壁及管腔內成分,為卒中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術前評估;飛利浦Azurion 7 M20 DSA為醫院第二部DSA機,為同時開展胸痛和卒中患者的急診手術提供保障。
做精做強
逐步實現腦卒中患者的全程化管理
“臨床上我們發現,不少卒中患者在康復后,出現了情緒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此外,除了輕癥的卒中患者的治療外,對于神經重癥患者術后的管理、救治與康復,團隊面臨的挑戰也不小。”何玉琴說。為此,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腦病科還將朝神經心理、神經康復與神經重癥診療方向延伸發展,逐步實現腦卒中患者的全程化管理。
據介紹,為實現以上目標,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腦病科將發揮政校合作的優勢,在持續、深度地與廣東省中醫院李貴福教授團隊合作的同時,并將“借腦”在神經心理方面頗有建樹的廣東省中醫院李艷教授,用專家的經驗與智慧,結合順德當地的實際情況,打造腦卒中患者的全程化管理的“順德模式”。
不僅如此,在日常診療中,科室也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通過中藥湯劑、針灸等中醫適宜技術,讓卒中等腦血管病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康復。醫院腦病科團隊也計劃用一年多的時間,創建“廣東省卒中防治中心”;之后,以此為基礎,打造“國家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的金字招牌,以精湛醫技和真誠服務,守護市民安康。
腦病科小檔案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腦病科于2017年5月由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整合而成,包括腦病科病房、高壓氧治療中心、睡眠監測室及腦病科專科門診。腦病科醫生團隊由18名醫生組成,包括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6名以及住院醫師4名構成,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12人,神經介入醫生4人。科室人員先后至國內著名的神經內、外科單位進修學習,包括北京協和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院等。承擔省級、市級、區級課題多項,每年均承擔多項省級、區級繼續教育項目。
科室建立了腦病科重癥搶救系統,如腦外傷、腦出血、大面積腦梗塞、癲癇持續狀態、重癥肌無力危象等;建立急性腦卒中的綠色通道。
神經內科注重發掘中醫經典與特色療法,在運用中西醫結合手段診治神經內科疾病基礎上,建設睡眠專科,開展多導睡眠監測以促進睡眠障礙相關性疾病的診治;并逐步開展肉毒素注射治療神經內科相關疾患,如偏側面肌痙攣、眼瞼痙攣、Meige綜合征、頑固性頭痛、多汗癥等。
神經外科在完成常規腦外傷、腦出血、腦腫瘤等的手術治療外,還開展了神經介入技術、神經內鏡技術、脊柱神經外科技術。對頸動脈狹窄病人,根據適應癥開展頸內動脈內膜剝脫技術和頸內動脈支架成形術。對三叉神經痛病人,綜合開展了微血管減壓術、經皮穿刺卵圓孔球囊壓迫術、消融術等。
在神經介入神經外科方面,已開展包括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等腦血管病介入栓塞治療等技術,同時內外科合作,開診急性腦梗塞的超早期介入溶栓、血管內取栓術,顱內外動脈狹窄血管成形術、顱內靜脈竇血栓靜脈溶栓治療。
在內鏡神經外科方面,已開展包括垂體瘤、腦積水、腦內囊腫、透明膈造瘺、高血壓腦出血、腦室內占位病變等的手術治療。
同時,在頸、胸、腰各種退變手術及腫瘤占位病變手術,以及經皮套筒顯微鏡下各種手術等脊柱神經外科技術也有不俗成績。
知多D
腦卒中有什么表現?
何玉琴介紹,腦卒中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常見的為“三偏”:偏癱、偏身感覺障礙以及偏盲。她提醒,若患者突然出現以下任一癥狀時,應考慮腦卒中的可能,包括:
1.一側肢體(伴或不伴面部)無力或麻木;
2.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
4.雙眼向一側凝視;
5.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
6.眩暈伴嘔吐;
7.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8.意識障礙或抽搐。
另外,確診腦卒中需配合頭顱CT或MRI檢查。
發生腦卒中后
怎樣進行家庭急救?
患者如出現上述腦卒中臨床表現中一項或多項,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單獨出現或同時出現多個腦卒中癥狀時,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或以最快的方式抵達醫院。
2.患者仰臥,將頭偏向一側。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嘔吐物阻塞,應設法摳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患者不清醒,切忌盲目給患者喂水或藥物。
3. 解開患者領口紐扣、領帶、褲帶、胸罩,如有假牙也應取出。
4.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緩解其緊張情緒。
5.應到距離最近的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就診。
6.在醫生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切忌給患者服用藥物。在整個運送過程中家屬最好尊重急救醫師的建議。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