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0-08 17:45:20
今年是實施“雙減”政策的第一年,作為“吃螃蟹”的第一批家長,感觸頗深。特別是才上一年級的家長。
除了學科類校外機構不能在法定節假日上課外,學校內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課后服務開啟“5+2”模式,低年級不允許留書面作業。
這不,有網友在重慶購物狂論壇上發帖,上學一段時間了,還不知道孩子一天都學了些什么。
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好多家長都反映有相同的困惑。不知道學校的作業是什么?問孩子,一問三不知。
有三年級的家長也在說,“一、二年級作業多到爆,沒想到三年級完全沒作業了”。
其實這源于,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中表明:
1、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能布置家庭書面作業。
2、要求小學三―六年級,家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
各種各樣的“作業”
雖然說,以前大家都吐槽作業多,一天時間緊,工作日在小區樓下都看不見幾個同齡的玩伴。但現在作業減少后,不少家長開始擔心,每天學習的內容,不做題怎么能提高。
有家長說,沒得作業像沒上學一樣,畢竟,好多家長都是經歷過作業的痛打。這樣的童年記憶,希望自家小孩也能擁有。
不過,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低年級的孩子,雖然沒有書面作業,但是也有各種各樣的“作業”。這些作業雖然和考試關系不大,但是對孩子的幫助極大。
班上的老師還是會發孩子的課堂表現、上課內容,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家務也成為了作業,學生幫助家長做家務,明白父母的辛苦,掌握生活技能,也學會感恩。
還有社會實踐作業,不要抱著老師不檢查、批改、督促就不做的心態,這樣也難以培養孩子的習慣。
每天回家后,讓孩子復述一遍學校的上課內容,既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又溫習了功課,兩全其美。
沒有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時間。
讓孩子養成習慣成為不少家長的目標,低年級的書本內容都不會太難,培養習慣才是最重要的,高年級越能深刻體會到好習慣的重要性,“好習慣,終身受益”。
除了讓孩子復述當天的學習內容、加強戶外運動,還可以根據孩子在校學習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升內容。
一開始沒有養成端正書寫的習慣,所以一旦做題速度加快,龍飛鳳舞起來,孩子們寫的字有時候連自己都看不明白。
近幾年教育改革,語文學科的分值逐年遞增。語文的考試越來越靈活,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有課外知識,所以沒有事情做,多看書總是不錯的。
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薄弱之處,利用這段時間查漏補缺,不然窟窿越變越大,想補都補不贏。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還有的家長利用網絡平臺免費的資源,與其多刷一點某音或者追劇,不如和孩子一起看學習視頻,這樣,又不燒錢又學習了新知識。
當然,家長也可以自己購買教輔資料,跟著學校的教學進度每天安排孩子的作業,雙管齊下,家庭小學堂持續營業中著。
積極落實五項工作
當然沒有家庭作業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不做作業,就自己給孩子安排很多課外的作業,切勿因小失大。
有效學習更重要,盡量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早點上床睡覺。積極落實學校倡導的五項工作,這會比作業更重要。
通過減少家庭作業環節,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讓孩子們學會做時間的主人。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自己喜歡上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學習。
每天放學回到家后,家長可以營造讀書氛圍。設立親子閱讀時間,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分享讀書成果,營造家庭讀書氛圍,為孩子終生愛讀書打下基礎。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嚴格控制學生居家期間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嚴格控制看電視時間,建議使用電子產品3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監督并隨時糾正不良讀寫姿勢。
教育回歸到正位。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地方,哪怕暫時沒有什么興趣和愛好去培養,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買菜,和孩子一起打掃一下家里的衛生,教孩子做做飯……這才是教育的價值。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