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03-25 22:21:53
入黨53年她始終發揮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入黨53年,88歲高齡的李翠英在彌留之際仍惦記著交完今年的黨費。她的兒子陳建和說,母親對交黨費這事很重視,她時常和子女說:“以前是窮苦要飯的,沒有房子沒有地,只能去地主家打長工,當年多虧共產黨把她解放出來,后來能去參軍,現在老了還有退休工資拿,她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很知足。”
3月15日,陳建和帶著母親李翠英的黨費證來到肇慶端州區城西街道城中社區,他面容悲慟,告訴社區工作人員,母親于3月14日因病去世,他受母親囑托過來交今年最后一筆黨費。這筆黨費是李翠英年初就準備好的,陳建和說,母親腿腳不便,習慣在每年年初提前準備好一年的黨費,讓自己適時幫忙交到社區。
社區工作人員查詢后發現李翠英已經交了第一季度的黨費,按照相關政策無須再交黨費。陳建和有些遺憾,只能將“未能交納”的黨費和黨費證帶回家中精心保管,也算“對母親的遺囑有了一個交代”。
2020年5月,李翠英被查出患上了口腔癌,在病痛的折磨下時常意識不清,今年年初,在清醒之際,李翠英就催著兒子要記得交黨費:“別忘了,今年只交了3個月,還沒交完。”
李翠英1953年從山東參軍到新疆,參加過新疆剿匪和土改運動,1955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后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加入屯墾戍邊的行列,在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幾十年當中先后榮獲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獲得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陳建和原名為“陳建河”,取義是建設新疆石河子的意思。
1968年李翠英加入中國共產黨,“她說那時候好高興,因為工作積極才入了黨,后來就更加積極表現,干活在前,每天早起幫班里的小同志打水,冬天垮堤,還用身體堵水。”陳建和說,母親雖然不識字,但對《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老三篇”卻背得滾瓜爛熟,生前還時常哼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82年,李翠英退休后,從新疆回到丈夫的家鄉肇慶生活。千里迢迢搬家,她最珍視的行李是黨費證,如今李翠英和丈夫陳錫光8本紅彤彤的黨費證里滿滿都是見證,見證老黨員50多年交費時光和他們對黨的信念。
入黨的53年里,李翠英將共產黨員模范帶頭貫穿始終,除了按時交納黨費,她還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主動要求捐款。“其實她自己錢也不多,尤其后來被病痛折磨,每個月吃藥都要花一千多元,但她就是覺得作為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愛不能缺席。”陳建和說。
李翠英老人的精神也讓她的身邊人動容。李翠英的主診醫師、端州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馮松青說:“老人家去年查出患口腔癌后,一直積極配合治療。臉部腫瘤破潰的傷口,每天換藥時會十分疼痛,旁人看了都很心疼。但她很堅強,從來不抱怨。清醒的時候,她時常和我們說,是黨培養了她,讓她能晚年享福,是黨帶領新中國站起來了,讓無數像她一樣的窮苦人翻了身。老人家在病房給我們全體醫護人員上了一堂珍貴的黨課。”
李翠英家中,還有兩件被精心收藏的物品。一件是一枚黨徽,這是李翠英弟弟在去年11月份時從新疆石河子帶過來的。“在醫院的時候,她一直念叨著找不到原來的東西了,打電話跟舅舅說了幾次,我還在猜是什么寶貝。”陳建和說,“就是寫了為人民服務的這一枚黨徽,她拿到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另一件是“南粵七一紀念獎”,這是廣東省幾年前為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頒發的紀念章。
“老人家還惦記著今年建黨百年,還能再得一枚呢,沒想到沒機會了。”陳建和低聲說。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