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4-24 16:05:09
基本項目:
乘客須知:乘客須知內容完整、清晰,在明顯地方公布。
安全標識:安全標識醒目、清晰。
重要零部件間螺栓、銷軸連接:重要零部件間螺栓連接防止松動措施完好;銷軸連接防止脫落措施完好。
重要焊縫表面質量檢驗:重要焊縫無開焊、裂紋、嚴重銹蝕現象。
主要受力結構:主要受力結構整體應安全可靠,不得有裂紋、起槽、變形、銹蝕、磨損、機械損傷等影響安全的缺陷。
軌道:小火車軌道磨損、軌距誤差、與車輪間隙應符合標準,軌道間連接及軌道固定牢固;各類項目軌道在車輛運行過程中不應有異常晃動現象。
防止車輛逆行裝置:防止車輛逆行裝置無明顯變形、磨損及裂紋,安裝牢固、安全可靠。
系統過壓保護裝置:液壓(氣壓)系統過壓保護裝置設定壓力不超過額定工作壓力1.25倍,保護裝置動作可靠。
滲漏檢查:設備油箱密封可靠,液壓系統不應滲漏油;氣動系統不應有明顯的漏氣現象。
油缸(氣缸)保險裝置:乘人部分由油缸或氣缸支撐升降時,防止因故障產生急劇下降的保險措施可靠有效。
電動機、減速機和聯軸器:電動機、減速機和聯軸器安裝狀況良好,無異常聲響,部件無損壞。
軸承:滾動軸承端蓋溫升正常,無異常聲響,滑動軸承油孔處的溫升正常,無異常磨損。
潤滑及滲漏:各潤滑點狀態正常,按要求添加潤滑劑潤滑,不允許形成油滴現象;無相對運動部位不應滲油。
減速機及摩擦離合器:減速機及摩擦離合器應平穩可靠。
車輛提升裝置:提升裝置應安全可靠,提升時無異常聲響及異常沖擊振動。
乘人部分鋼絲繩檢查:鋼絲繩端部固定牢固可靠,無銹蝕,潤滑良好;接頭無松散、無鋼絲露頭;固定方法應符合GB 8408-2000。鋼絲繩繩夾固定方法和鋼絲繩直徑與繩夾的數量、間距應符合GB 4808-2001中5.16.5、5.16.6表5的要求。提升鋼絲繩防止鋼絲繩過卷和松馳的裝置完好,鋼絲繩的終端在卷筒上留有余量不少于3圈。鋼絲繩的斷絲、磨損等缺陷不得超過GB 8408-2000表10的要求。
提升皮帶:提升皮帶(如激流勇進)張緊裝置固定牢固,調整方便,掛接可靠;皮帶松緊適度,無明顯的損傷和跑偏。
提升皮帶導向裝置:提升皮帶的導向裝置應靈活可靠(如激流勇進)。
制動裝置:制動裝置動作平穩,間隙適當;制動閘瓦磨損符合要求;液壓及氣壓裝置動作正常;人工制動的,連桿、制動帶(瓦)動作準確可靠;彈簧制動的,壓力應適當,彈簧無裂紋及破損。升降系統的制動裝置完好可靠,保持為常閉式,并便于調整。
轉向機構:轉向機構應靈活、可靠,不應有卡滯現象。
乘人部分與障礙物間安全距離:乘人部分與障礙物間應留出不小于500mm的安全距離。
乘客可觸及之處:凡乘客可能觸及之處均不允許有外露的銳邊、尖角、毛刺和危險突出物等。
把手、安全帶或安全壓杠:把手、安全帶或安全壓杠固定牢固,無損壞;安全壓杠不應有影響安全的空行程,動作靈活,鎖緊可靠。
車輛連接器及保險裝置:車輛連接器連接可靠,保險裝置完好。
乘人艙門鎖緊裝置:鎖緊裝置開關靈活,鎖緊可靠,運行中不會自行開鎖,無損壞現象。
吊掛乘人部分保險措施:乘人部分吊掛裝置的保險措施完好無損壞。
賽車、電池車覆蓋物:賽車、電池車的驅動和傳動部分及車輪防護覆蓋完好。
車輛及車場防沖撞緩沖裝置:防沖撞緩沖裝置無明顯變形,無破損;同一車場車輛緩沖輪胎保持在同一高度上。
座艙牽引桿保險措施:座艙牽引裝置必須設有效的保險措施。
吊廂:吊廂吊掛軸處保險裝置完好;吊廂門窗攔擋物無損壞,乘客頭部不能伸出窗外;吊廂門窗玻璃無破損,內部清潔。
車輪:固定可靠,轉動靈活;無裂紋;磨損不超出規定要求。
橡膠充氣輪胎:采用橡膠充氣輪,充氣壓力應適度。
玻璃鋼件:表面無裂紋、破損等缺陷;觸及乘客的內表面應整潔,無玻璃布頭顯露;玻璃鋼件邊緣平整圓滑,無分層;玻璃鋼件與受力件連接可靠。
碰碰車項目:
碰碰車摩電弓和正極板(網)接觸:摩電弓與正極板應接觸良好,摩電弓座應靈活可靠。
地板饋電的碰碰車饋電電壓:饋電電壓不大于50V。
滑接器與電極板接觸:滑接器與正極板應接觸良好,滑接器座靈活可靠。
風速計:風速計檢定合格,固定可靠,指示正常。
加速和制動標志:加速和制動裝置標志正確、清晰。
電氣設備:控制柜無損壞、元器件固定無松動,動作可靠,電纜(線)無松脫,無破損。電機固定良好,無異常聲響。
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各項功能正常,符合游樂設施工況要求。
手動和自動控制:自動控制或聯鎖控制時每臺電氣設備能單獨手動控制,互鎖開關可靠有效,聯鎖控制可靠。
控制元件及操作按扭、信號標志燈:控制元件應靈敏可靠、操作方便。操作按扭標志清晰,正確。
音響和信號裝置:提醒乘客和行人注意安全的音響等信號裝置清楚,明確。
緊急事故開關及開關形式:緊急事故開關動作可靠,開關按扭為手動復位式。
集電器:導電滑塊、電刷和滑線(環)應接觸良好,外露的集電器防雨罩無損壞。
車輛間電纜連接電器插頭:車輛間電纜(線)連接電氣插頭連接可靠,無破損。
防止車輛相互碰撞的自動控制裝置:同一軌道有兩組以上車輛運行時,車輛防止相互碰撞的自動控制裝置應動作正確,控制可靠。
升降限位裝置:升降限位裝置安裝正確,動作可靠。
防止超速的控制裝置:防止超速的控制裝置動作正確,安全可靠。
水上項目:
水池:人造水池水深標線不大于1.1m;天然水池水深標線不大于1.5m;船的動力部分和傳動裝置遮擋物無損壞,與乘客嚴格分開。
水上滑梯設施:池壁、池底及棱角、底角 游樂池壁及池底應不滲水,所有棱角及底角應為圓形,池壁應平整,池底應防滑。預埋件不應露出池底,對露出的應采取保護措施。
淋浴消毒裝置及浸腳消毒:入池前淋浴消毒裝置完好,浸腳消毒池池深保持0.2m。
游樂池水深標志:有醒目的水深標志。
游樂池水深:a、流水池不大于1.2m;b、造波池不大于1.8m;c、成人滑梯水池0.8m~0.9m;d、兒童滑梯水池不大于0.6m;e、兒童涉水池不大于0.6m;f、幼兒涉水池0.25m~0.3m;g、戲水池不大于0.8m;h、特殊型式的水滑梯水池(如上拋式)不大于1.5m。
游樂池過濾凈化設備:游樂池池水過濾凈化及消毒設備工作正常。
潤滑水流量:潤滑水流量應調節適當,滿足潤滑和適當的滑行速度。
滑道護板、護欄及側面加高:滑道剖面為GB 18168-2000中的3.5.4圖1型的滑梯,防止人從側面摔下的護板或護欄完好。滑道剖面為GB 18168-2000中3.5.4圖2型的滑梯,在角度變化處滑道側面加高適當。 滑道表面:滑道表面平整光滑,接口處過渡圓角半徑不大于3mm,且下口不高于上口。
下滑方式標牌:在滑梯明顯處設置下滑方式標牌,標示清晰,明確。
起點處橫桿高度:在起點處高度為1.1m的橫桿固定可靠。
救生措施:水上游樂設施均應配備足夠的救生人員和救生設備,并設高位救生監護哨;救生器具選用有檢驗標志的產品。
索滑項目:
滑行阻尼和進站速度:滑索的阻尼裝置工作正常;小車進站前速度適當,滑行小車制動應平穩、安全可靠。
滑索安全距離:滑索與障礙物的距離應不小于1.5m。
承載索張力調整裝置和二次保護:承載索張力調整裝置正常;上下站固定端防松措施和二次保護完好?;麂摻z繩端部固定:鋼絲繩的端部緊固裝置固定可靠,無損壞;固定方法符合GB 8408-20005.16.4條要求。
多繩承載受力:采用多繩承載時,各承載索受力應均勻。
滑車及鋼絲繩防脫落過卷裝置:滑車滑輪防止鋼絲繩從滑輪槽內脫落的裝置應安全可靠;回收裝置防鋼絲繩脫出裝置完好;電動回收裝置防過卷裝置完好。
滑車保護裝置:滑行車二次保護措施可靠。
安全附件:安全附件應可靠,卡扣閉鎖結構完好。
防護墊:防護墊的懸掛應牢固可靠,能充分發揮其緩沖作用。
提升鋼絲繩斷繩保護:提升鋼絲繩斷繩保護裝置固定可靠,狀態完好。
通訊設施:滑索起點和終點站之間應有對講機或專用電話聯系。蹦極位于彈跳平臺、接應區、登錄處等部位的工作人員應配備互相聯系的通訊設備?;勒痉恐g應有獨立的專用電話或配備無線對講機,至少一個站房有外線電話或在站房附近有外線電話;線路安全員應配備無線對講機,可隨時與站房聯系。
空載運行試驗:分別進行手動和自動試驗,試驗次數不少于三次;啟、制動應平穩,不允許有爬行和異常振動、沖擊、發熱和聲響等現象。
吊艙著地緩沖裝置:落地式飛行塔的吊艙著地支腳處應有緩沖裝置。
蹦極項目:
彈性繩:使用過程中,每日都要對彈性繩進行仔細檢查并檢查彈性繩的動載荷長度與無載荷長度的變化,如發現異常變化,應立即更換;記錄下每日彈性繩使用的跳躍次數。出現下列情況時,彈性繩索必須終止使用予以報廢并銷毀:a.大于10%的絲出現損壞,如絲粘合、絲或絲股之間拉力不勻;b.斷絲數量已達到制造廠家規定的斷絲量,膠管類彈性繩出現肉眼可見的老化紋、破損或縮徑;c.使用的蹦極跳躍次數已達到制造廠家所規定的最大跳躍次數;d.遭受破壞,或接觸了腐蝕性的化學物質或溶劑;e.已經過期。
高空平臺彈跳口:高空平臺彈跳口攔擋物安全無損壞。
安全帶等裝置的固定裝置:高空平臺安全背帶或安全帶的固定裝置,固定可靠。
沖擊繩、回收繩和定滑輪等設備的懸掛或固定裝置:用于沖擊繩、回收繩和定滑輪等設備的懸掛或固定裝置應牢固可靠。
高空平臺上操作人員安全措施:高空平臺上操作人員安全措施安全可靠。
高空蹦極上部安全距離:反彈最高點與平臺下緣豎向距離應不小于跳躍高度的7%,并不小于2m。
高空蹦極跳躍底部安全距離:底部安全距離(下落最低點距著陸區域的安全空間):a.當跳躍高度不大于40m時,豎向距離不小于3m;b.當跳躍高度大于40m 時,豎向距離不小于4m。
彈射蹦極上空障礙物和向上的安全距離:彈射蹦極的安全距離:a.蹦極上空不得有電線、電纜等障礙物;b.向上的空間距離應不小于塔架高度的2倍。
彈射蹦極前后的安全距離:座艙向前與向后的安全距離應不小于10m。
小型蹦極擺動的安全距離:小型蹦極(指塔架高度小于10m的彈射蹦極,下同)擺動的安全距離應不小于1.5m。
著陸區域:接應點在陸地或固體表面上,著陸墊面積不小于3m2;接應點在水面上,應有安全水域,接應船上防護墊面積不小于1.5m2。彈射蹦極左右側卷揚機:彈射蹦極塔架左側與右側的兩臺卷揚機在運行中應保證做到上升與下降同步,不同步時應有及時制停的裝置。兩臺卷揚機應分別設有高度一致的上升和下降的限位開關,限位開關應安全可靠;每臺卷揚機應有可靠的制動器,制動器失靈時有保證游客安全的措施。
彈性繩二道保險:彈性繩須裝有二道保險繩(帶),其拉直長度應大于彈性繩的有效拉伸量,高空蹦極二道保險繩(帶)拉直后應保證跳躍者離接應點不小于3m,二道保險繩(帶)應選用符合要求的產品。
座艙鎖定裝置:座艙鎖定裝置應保證鎖定可靠和釋放靈活;電磁鐵吸力應滿足實際要求,二道保險可靠。
裝備及乘坐物:扁帶連接方式須安全可靠;跳躍裝備須具有合格證;背帶、扁帶和踝部綁帶應安全可靠;乘座物安全繩、帶無破損、開線或開裂等缺陷。
安全附件和彈性繩端頭連接:安全附件完好;彈性繩的端頭連接方式應合理、可靠。
彈跳及滑道設施:彈跳及滑道設施周圍應設置防止碰撞的有效緩沖物及攔擋物。
充氣設施:充氣設施其充氣效果應能滿足乘客彈跳和安全要求。
滑道項目:
終點制動裝置:滑道下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其制動長度應不小于8m。
滑道兩側無障礙物距離:下行滑道兩側無障礙物距離應符合GB/T 18878-2002中6.7之規定。
滑道與上方障礙物高度:下行滑道從橋梁下隧道中通過時,停放于該處的滑車面板表面距離橋梁或隧道下限的垂直高度應≥1.5m;下行滑道與上方的架空索道、滑行道、提升道或其他設施交叉時,該處滑行道上方應設置安全有效的防范隔離設施。防范隔離設施的下限至停放于該處的滑車面板表面垂直距離應不小于1.5m。
任意位置停車后松閘:滑車在下行滑道任意區段內停車后,在松開剎車裝置時,滑車能自行啟動下滑。 滑車剎車裝置:滑車應設剎車裝置。剎車裝置應操作簡便,有彈性復位裝置;剎車手柄操作方向應是拉向人體為剎車,推向下行方向為松開剎車;在滑車側面布置手柄時,滑車操縱柄必須對稱布置;自然狀態時,滑車操縱手柄的上頂端應傾斜設置。
滑車剎車下滑:滑車空車在軌道上停放時,自然處于剎車狀態,此時滑車在除跳躍段外的任何下行滑道上不得自行下滑。
滑車剎車塊:滑車剎車塊安裝牢固、有效、可靠。
滑道提升滑車掛接:滑道提升滑車掛接裝置掛接可靠,不得在索道運行過程中出現滑車掉落。
提升系統上站自動脫開可靠性:在上站位置,應能安全可靠與滑車脫開。
地面提升系統鋼絲繩跳繩保護裝置:鋼絲繩跳繩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滑車提升掛接裝置可靠。
地面提升系統行人隔離措施:滑車地面提升系統應與行人通道隔開。
迂回輪、托索輪:驅動裝置、托索輪、迂回裝置應有隔離設施,防止傷及人員。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