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6-29 15:37:54
打球發力的關鍵點——肘部動作
在業余羽毛球球友中,大部分人都在認真完善自己的動作、手勢,可以卻沒有注意到肘部動作的重要性。而筆者在學習羽毛球技術時,看到本文章時發現其實肘部動作正確合理與否,直接決定你擊球力量的傳遞和擊球效果。今轉載本文以供大家分享:
一、肘部動作主要分為抬肘、亮肘、鎖肘、引肘、沉肘。
抬肘-------在擊球過程中,肘關節盡量抬高。
亮肘-------肘關節在抬高后,肘關節和小臂、大臂形成的平面需盡量正對擊球方向。
鎖肘-------亮肘后,大臂的發力基本停止,接下來以肘關節為支點,以小臂為半徑,劃半圓內旋發力擊球。
引肘-------在正手位低手抽后場時,手肘先行,小臂在肘后面,后倒接近與地面平行,以肘關節引導小臂向前運動。
沉肘-------在網前勾對角的發力過程中,肘關節伴隨著手指手腕的發力擊球,有一個肘關節向下運動的沉肘動作。
二、實際應用:
1、高遠球、殺球等后場大力擊球的過程中,請一定記得要把肘部抬高,越高越好,并盡量正對擊球方向亮肘。然后鎖定肘關節,以肘關節為圓心,小臂為半徑,內旋發力擊球。可以說,只有充分抬肘、亮肘、鎖肘。你才有真正的倒拍,才有真正高的擊球點,才有真正的內旋鞭打發力。這樣高遠球才會輕松、殺球才會重、快。
2、反手后場擊高遠、吊、殺球時,一定要先抬肘,然后鎖肘,同樣以肘關節為圓心,小臂為半徑,劃圓外旋發力??梢哉f,抬肘、鎖肘是打好反手球的關鍵點,也是打好反手的標志。
3、正手后場被動低手位抽后場時,在引拍過程中,一定要先引肘,也就是肘關節引導小臂向前運動,小臂后倒與地面似成平行狀。然后,鎖肘,小臂以肘關節為軸做內旋發力擊球。引肘和鎖肘是打好正手后場被動球的關鍵。否則,你的力量再大,也很難打到對方后場。反手后場被動抽底線同理,也是肘關節先行,帶動小臂引拍,然后鎖肘擊球。
4、正手半場平抽球,同樣需要亮肘,把肘關節亮出來,基本正對擊球方向,小臂后倒。再以肘關節為軸,小臂內旋發力擊球。反手半場平抽也有一個先抬肘的動作,只是沒有后場擊球那么明顯,動作要小很多。
5、網前勾對角的擊球過程中,隨著手腕手指的發力勾球,肘關節是不能保持水平的,要有一個沉肘的動作,這樣球才會貼網而過。有沒有沉肘的動作,決定了你勾對角的質量。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