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7-14 08:39:03
如今,很多家長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孩子的體育鍛煉、體育能力往往被忽視。
然而,考試成績并不能決定孩子的一切,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才是王道。
孩子參與體育運動能夠獲得樂趣、健康,還能挖掘出自身的一些潛能,并養成良好的品質,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李稻葵就曾指出:如果在孩子成績過得去的基礎上,讓他們學一點符合身體特長的技能,適當多參加一些體育比賽,這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他們的心智稟賦,孩子會終身受益無窮。
李稻葵呼吁家長們關注孩子在運動方面的發展,并總結了運動員出身的人所具備的3個特殊的心理素質,即有難以擊垮的信心和號召力,懂得如何去競爭,懂得團隊合作。
今天,小編將這篇文章推薦給各位家長們。
幾年前的一個場景我至今難忘。冬天,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最私密的會場,最高付費大佬們的專場,一幫國際大公司的企業家輪流與一撥一撥的國際政要以及個別學者見面。我被請去談經濟走勢。
上一場剛剛結束,大家都在站著交談。我一進門,一驚:個個都是大高個,我1米79的個子幾乎是最矮的!
自我鎮定了一下,我馬上想起一早熟悉的事實:國際上很多領導人,都是職業或業余體育運動員出身!練體育的,都以大個頭為主。
的確,不少西方領導人都有體育上的一技之長,有的曾經入選大學的體育代表隊,有的是職業運動員出身:美國前任財長亨利·鮑爾森就曾是大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球員,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樣游泳運動員,世界著名的金融機構黑石集團的創始人蘇世民,曾經是校長跑隊的隊員……
不僅是運動員出身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學也注重培養有運動員背景的學生。我的分析是,運動員出身的人——專業運動員另說,因為他們需要異于常人的身體條件——一定具備特殊的心理素質。
什么心理素質?
首先,運動員是懂得如何去競爭的一群人。體育游戲天生就帶有競爭性,運動員身處其中,天生要善于競爭、喜歡競爭。
只要人類社會存在,競爭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題。這就是體育精神!人與人之間有競合,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存在競合,單靠一項是無法取勝的。而運動員身上是兩者兼備。
為什么運動員出身的人在社會中往往脫穎而出?因為他們有難以擊垮的信心和號召力。一個能贏的團隊一定也是經歷過許多逆境的團隊,不可避免有過失望、恐懼、質疑、懊惱……尤其是在千變萬化的比賽場上。
在競賽落后的情況下,核心人物必須摒棄雜念,千萬不能糾結在“真慘、真倒霉”的心態上,也不能妄想一舉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個球,才能把握住贏回來的機會。這種機會往往轉瞬即逝,必須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這恰恰是一個成功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 有校隊背景的學生為母校捐款最多
正是因為了解運動員的這些特征,國外商學院特別青睞有運動背景的學生。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研:畢業20年后,哪些校友群體為母校捐款最多。結果出人意料,捐款最多的并不是學習最好的學生,反而是那些有校隊背景的學生,這些學生無論當年還是現在都是最有集體榮譽感的。
? 喜愛體育是獎學金標準之一
牛津大學有個久負盛名的羅德獎學金,這項創立110多年的獎學金有四項招生標準,其中一項就是喜愛體育,最好有運動成就。他們認為,這樣的人往往具備優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來領袖。
? 體育運動隊成就中國社會的精英
美國最負盛名的大學聯盟——常青藤聯盟,它最早就是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若干所大學的美式足球運動體育聯盟,而非學術評比聯盟,比如奧數競賽的聯盟。而中國也曾經有過一段頗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像清華附中很早以前就有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加入校隊,活躍于各種比賽,他們中成就了后來中國社會的精英。
如果在孩子成績過得去的基礎上,讓他們學一點符合身體特長的技能,適當多參加一些體育比賽,這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他們的心智稟賦,孩子會終身受益無窮。
▲本文轉載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