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18-08-12 09:35:24
新華社廣州7月31日電題:廣州街道里的非洲足球小隊長
新華社記者陳寂、丁樂
在不久前落幕的俄羅斯世界杯上,尼日利亞國家隊止步小組賽,留給非洲球迷不少遺憾。但在中國的賽場上,17歲的尼日利亞少年約書亞,卻率領一支街道球隊多次體會冠軍的榮耀。
約書亞是廣州登峰街青少年足球隊的隊長。登峰街道是廣州著名的非洲商人聚集區。2013年,為了讓社區里熱愛足球的孩子有球踢,登峰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外國人服務部的社工,孵化成立了這支球隊。
世界杯塵埃落定,屬于少年們的本土“T聯賽”暑期冠軍杯激戰正酣。一頭“臟辮”、身高達1米80的約書亞,穿80號球衣,戴隊長袖標,在場上擔任拖后中衛。登峰隊20人的大名單中,有9名外國小球員。
↑ 約書亞(中)在一場比賽前帶領隊員進行熱身。(7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為了促進中外青少年的互動交流,增進了解,這支球隊成立之初便向各國籍少年開放。在約書亞2015年經朋友介紹進入球隊前后,隊里已經有幾個非洲少年,還有哥倫比亞、意大利、阿塞拜疆等國的隊員。
球隊成立至今的五年間,在穗非洲人對廣州本土足球的關注度也逐步升溫。隨著廣州恒大稱霸中超賽場,以及來自尼日利亞的阿隆和摩洛哥前國腳哈默德相繼加盟廣州富力,這種關注達到鼎盛。每逢“廣州德比”,現場觀眾席總有一部分熱情的非洲球迷。
這其中也包括從小在這座城市長大的約書亞。三歲隨經商的父母來到廣州,他在家中由中國保姆照顧,吃中國菜、講中國話。在廣州一所非常重視足球運動的小學,約書亞看著高年級的同學踢球、比賽,喜歡上了足球。
↑?比賽中場休息時,隊長約書亞(中)用流利的廣州普通話給隊友們安排戰術。(7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我四年級轉學到這所學校,體育老師也是足球教練。第一天他帶我們上體育課,就看到我在班里跑得快,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校隊踢球。”約書亞得意地告訴記者,“我就跟著踢,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我球技就追上他們了。”
半年時間,天賦出眾的約書亞成為小學校隊主力,開始參加聯賽。小學畢業后,一心想踢球的他進入恒大足校。因為外籍學生很難進入俱樂部梯隊,他只在足校讀了一年,但也因此認識了很多球友。后來約書亞轉學到普通初中,但仍然堅持每周兩次穿越廣州城,只為了能在一家業余俱樂部繼續受訓。
做貿易的父母想讓他放棄足球專心讀書。“他們做生意打拼很累很苦,想讓我多讀書,以后工作輕松一點。”約書亞說,“但我把立場放得很絕:如果不讓我踢球,那我也不讀書了。”
約書亞三年前加入時,正是登峰隊開始在本土青少年聯賽中大放異彩的時候。在他和其他中外隊員的共同努力下,球隊在當年春季聯賽中首次獲得聯賽亞軍,并在秋季聯賽中一舉奪冠。接下來的三年中,登峰隊在廣州T聯賽中取得了三冠兩亞,約書亞也升任隊長。
↑?在廣州T聯賽暑期冠軍杯的賽場上,約書亞在比賽中控球。(7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一手創建登峰隊的社工王海戈,在隊里大部分時間扮演領隊的角色。他說,約書亞是外籍孩子里比較有責任感和擔當的一個,會為隊友在球場上爭取權益,會鼓勵球隊里年齡小的孩子,還會默默陪隊友訓練。“這一點也給隊友樹立了榜樣。”他說。
王海戈說,球隊這些年從默默無聞到小有名氣,個別隊員還進入了職業梯隊,但最大的收獲是中國和外國的孩子們在訓練比賽過程中,學會了包容不同文化,互相尊重彼此。
“以球會友、以球促融”也是登峰街道所在的越秀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的一個工作目標。這個部門用政府購買專項服務的形式,聯合王海戈所屬的專業社工機構,服務著這支球隊及“愛華小家”成年足球隊,并借此促進不同年齡、不同國籍的外國友人與本地居民相互融合。
↑? 在廣州T聯賽暑期冠軍杯的一場比賽中,約書亞冒著大雨踢完整場比賽。(7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青少年可塑性更強,從小在這種多元環境中長大,能從中學會包容和尊重多元文化,將來走出去后會慢慢影響身邊的同學、朋友和家人。”王海戈說。
在T聯賽暑期冠軍杯的賽場上,中外足球小將們拼搶激烈,幾乎寸土必爭。但拼到最后一秒,終場哨聲響起,這些年輕的對手們總不忘互相鼓掌致意。“多謝!”“好球!”的鼓勵聲你來我往。
↑ 在廣州T聯賽暑期冠軍杯的賽場上,約書亞(右)冒著暴雨與對手激烈拼搶。(7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暑期冠軍杯短短一個月賽程之后,約書亞將在9月離開廣州去南京讀大學,并繼續追逐自己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的夢想。“有些球員24歲才踢上職業聯賽,我都有見過,就是不要放棄。”
他說,走得再遠也不會忘記這個足球夢想開始的地方。“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尼日利亞,還有廣州和中國。因為一個是我的國家,一個是我長大的地方。”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