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04-24 11:25:30
雖然號稱120億的世界第一大專業球場項目剛剛啟動,但花的具象造型不代表中超一定欣欣向榮。讓人警惕的是廣州另一家俱樂部最近關于中超投資前景的表態。
富力老板張力此前接受南都采訪談及他牽頭組建的中超職業聯盟推進受阻的事,他說:“我們投資者也比較著急,如果一直在行政框架里運行,我們無法再干下去。”
注意:“我們無法再干下去”。
很久沒有聽到中超俱樂部投資人說過類似的話。這類話不是隨便說著玩的。
幾天后富力足球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接受PP體育直播采訪時說:“如果職業聯盟不能盡快成立的話,那么中國足球的冰河時期將會很快來臨。因為沒有信心投資下去的一個產業,我不知道能產生什么后果。”
黃盛華甚至說得更直接:“沒有錢賺的行業,為什么我們要投入?”
富力集團在3月底發布了2019年財報,數據上看經營情況穩健。記者所了解的富力足球俱樂部的日常運營也很平穩。富力俱樂部在2020冬季引援窗口節流的情況下,賽季支出已大幅降低。降薪是大勢所趨,富力接下來幾個賽季的年投入有望回到年度預算3億的水準。對富力這種規模的地產集團來說,只要不遇大風大浪,一年3億的“廣告費”應該不會形成真正巨大的困擾。富力為什么要說這個話?
張力的風格是口無遮攔,但他的話并不能完全被解讀為對職業聯盟受阻而產生的抱怨,這里面還包含他和投資人的訴求。他的足球“頭馬”黃盛華有時是一個試圖讓中超模式盡可能接近歐洲聯賽模式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在所有公開采訪和私下采訪里最不習慣打太極的職業經理人之一,他這句話可以被視為對投資人態度的最直接解讀。可以再仔細咀嚼一次:沒有錢賺的行業,為什么我們要投入?
它本來是一個很正常的問題。但過去十年它根本不是一個問題。此刻它往前邁了一步,又成了一個問題。對中超聯賽來說,這有點像靈魂拷問: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
中信國安搞了很多年足球,羅寧說過中信國安搞足球的目的是豐富首都人民的精神生活,這話我信,這家全國最大的企業根本不需要靠足球打廣告,或者拍馬屁。魯能這么說,也信。上港這么說,姑妄信之。但國安退出、魯能限額、上港做出俱樂部盈利的賬,這階梯式的態度也能證明一點:國企搞足球可以不掙錢,但也不能大張旗鼓名正言順投向無底洞,適可而止是必須的。國企以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的名義搞足球尚有掣肘,民企自然要考慮足球廣告效應的性價比。
過去十年房地產經濟飛馳的歲月里,老板們舍得把中超俱樂部年度平均投資額從8000萬提升到8億。但魯能在2010年投入8000萬尚可奪冠,2019年投了8億拿不到亞冠資格。
以年度預算在中游水準的富力為例,2011年富力花1200萬就收購深圳鳳凰并清還了俱樂部對球員的欠薪,國內球員當時跟富力新簽合同的頂薪是60萬元人民幣。據說張老板的邏輯很清楚,你一個中甲球員,收入總不能比我集團高管還高。后來張老板也接受了中國足球市場上的非市場邏輯,現在富力的頂薪是稅后800萬元人民幣。富力隊內的本土頂薪合同是在2016年年底簽下的。巧的是,廣州的房價從2016年初到2017年中幾乎翻了一倍。
但現在什么情況大家也清楚。經濟減速又遇到疫情來襲,跟所有打工仔一樣,所有投資人都會更在乎自己的家底。足球作為一種品牌宣傳項目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只能往后靠了。俱樂部要保障自己的未來是安全的,只有一個辦法——你花的錢越來越少,或者自己能養活自己。
張力說許家印、王健林、胡葆森、張近東他們給他打電話,催促職業聯盟的事。事實已經擺在眼前:投資人們一方面希望自己減少投入,一方面希望聯賽能掙更多錢,總之要減輕母公司輸血的壓力。他們認為中超公司掙錢能力不足夠,一年不到10多億太少,他們相信職業聯盟有助于讓聯賽掙到更多錢,一年至少50億,俱樂部可以分到更多錢。至于降薪,他們已經在這么干,而且還將繼續這么干。張近東旗下的PP體育近期熱炒疫情期間減薪的話題,似乎是有意為減薪造勢。但也有理由相信它不只代表了張近東一家的態度。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職業聯賽的玩法是把足球當作母公司廣告,或者別的什么東西。別的什么東西有很多說法:抵稅?拿地?……不管那些復雜的真相有多難以言說,事情總是在起變化。這套玩法跟我們理想中的職業足球套路差得太遠,但更重要的不是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而是現實不會永遠不變。環境變了,投資人的玩法也就變了。
眼下離開職業足球的企業越來越多,不見新企業出現。這種經濟形勢下,很難想象還有足球圈外的企業愿意在這個當口加入(萬通地產收購零轉讓費的天海是個例外?劇情還沒落幕)。中超曾有近兩年擴軍的計劃,此時已多不合時宜。對中國足球來說,維系現有投資人的熱情成了一種客觀需求,而且是當務之急。
如果投資人自己都覺得是時候該讓足球自己養活自己了,那么他們在主觀上的妥協有可能成為客觀上的進步。過渡得好,中超向職業化邁進一大步;過渡得不好,可能真如黃盛華所言邁入冰河期:投資人大幅收縮投入,足球市場同時萎縮。
投資人心態的變化已是事實,這個時候相關部門和中國足協的因勢利導就變得太重要了。這件事倒比大蓮花有趣得多也重要得多。
編輯: 陳偉峰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