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10-04 12:35:58
經過兩天的發酵,體測這兩天已經成為微博熱搜的常客。王簡嘉禾打破亞洲紀錄也進不了決賽、余賀新破全國紀錄也進不了決賽、擊劍比賽用體測比賽代替……大家越來越看不明白,現在國內的體育比賽到底是在比什么。
這一切的起因在于去年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達了一個名為《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育短板的通知》的文件。到了今年各項全國錦標賽、冠軍賽中,體能大比武忽然就上升到了一個決定性的高度。
今年的全國游泳冠軍賽規定,預賽前16名運動需要根據賽前進行的體能測試得分排序,體能排名前8名的運動員方可進入決賽。如果體測分數排名沒到前8,即使是預賽第1也只能被淘汰。這條規定導致王簡嘉禾1500米自由泳和800米自由泳兩項預賽第一都進不了決賽,小姑娘也挺耿直,認為體測不應該成為決定性的東西。
熟悉游泳的人都知道,游泳運動員長期泡在水里,他們身體的關節比普通人都要“脆弱”一點,他們甚至連走路都要比常人弱一點。世界最著名的游泳運動菲爾普斯就是一個連走路都會常常摔跤的人,就是因為他的關節要比常人更加柔軟。
其實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中,也讓運動員們測了體能,也出現了高水平選手因體測分低出局的情況。室內世錦賽三級跳冠軍董斌就悄然出局。
而全國擊劍冠軍賽同樣出現了可笑的一幕,女子重劍比賽16進8的這一輪不需要打比賽,而是根據體能成績來評定,體能前八直接進八強。這條規定讓很多老將感到為難,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林聲、孫一文與朱明葉均因體測成績不理想被擋在八強門外。
當然也有和以上項目不同的,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中就比較少出現這種情況。有運動員透露,體操項目也需要體測,但不同的項目會用不同的計算方法。比如上肢項目就要求上肢體能,下肢項目就是跑跳體能,全能就是全部項目。看似合理了很多,但仍出現了女子跳馬比賽最終因體測淘汰的運動員太多,只有5人進決賽的情況,讓決賽的競技水平大打折扣。
這些現象都令人啼笑皆非,用體測代替專項競技,這難道就是對體能重視了嗎?這難道不是對體育競賽的蔑視嗎?科學訓練了這么久,也引進了這么多科學技術,最終卻要靠最簡單的體測來決定體育比賽的結果了嗎?那么我們在體育比賽中看到的技術、戰術都只能成為笑話嗎?
讓菲爾普斯比跑步,讓博爾特去投鉛球,讓雷聲去比跳繩……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估計是句笑話。
南方日報記者 王芳
編輯: 陳偉峰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