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10-04 12:35:58
“這是靈芝,待會會有師傅教你怎么做”,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暨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封開站啟動儀式現場開設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陽江風箏’”展位前,阮權正在給圍觀的家長和小朋友展示制作“靈芝風箏”的精湛技藝。作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江風箏項目省級傳承人,他表示能在南粵古驛道舞臺上展示陽江風箏,將有助于風箏文化的推廣。
本期視頻,記者來到封開現場,聽阮權介紹陽江風箏的獨特魅力。
.陽江風箏的精髓
本年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已舉辦四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陽江風箏’”展是每站賽事文旅體展示區的必備項目。
“陽江風箏”展位由廣東省風箏協會牽頭搭建,現場雖沒有鑼鼓喧天的熱鬧,但卻是最精致的展位之一,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風箏,力求將陽江風箏文化的精髓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來。
除了向游客推廣陽江風箏文化,展位還提供風箏制作體驗,阮權和幾位老師傅就坐在那里專注地制作風箏。嫻熟的技藝,保證他們能一邊精確地完成風箏制作的每一個步驟,一邊解答群眾的疑問。
阮權現場給小朋友演示陽江風箏制作
“靈芝風箏是陽江風箏的精髓”,只見阮權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粗約5毫米的竹條削至約2毫米,再用酒精燈將竹條加熱至彎曲,然后用線繩和膠水連接成特定形狀的架子,“這就是靈芝”,阮權介紹道。
陽江風箏制作技藝包括扎制骨架、裱糊蒙面、彩繪美化和調試放飛四步,阮權熟練地完成了第一步。風箏制作世家出身的阮權八歲開始跟隨祖父、父親學習制作技藝,至今已有五十年的風箏制作和放飛經驗,他更希望越來越多年輕人能繼承這門古老的技藝。
阮權制作“靈芝”
事實上,阮權所說的“靈芝”風箏,已被評為世界風箏十絕,也是南派風箏的代表作。
“靈芝”風箏上的彩繪,精美絕倫
“靈芝”風箏結構獨特,頂端架有藤弓,迎風起飛時,會發出“嘩嘩”的聲響,宛如樂器鳴奏。除此以外,在“靈芝”風箏上面的彩繪也豐富多樣,精美絕倫,花草鳥獸等元素最為常見。陽江風箏項目2006年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風箏協會也借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舉辦的東風,在文旅體融合的大舞臺上讓陽江風箏文化發光發亮。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封開站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系列活動,在上演精彩賽事的同時,更呈現了一系列體現農民素質、展現農民新風貌的文體旅活動,讓廣大農民與所有參與者一起在全民健身中享受豐收的喜悅。
精彩君了解到,大賽從2016年舉辦至今,一直致力于打造成為較具影響力的文旅體融合平臺。大賽上一站在陽山舉行,舉辦地學發公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著“廣東省華僑建筑規模之最”的美譽,大賽的舉辦則進一步助力粵北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活化利用。封開則借助賽事舉辦契機,古道公園、兩廣源流文化館正式揭幕,以多種元素展示瀟賀古道、茶船古道的悠久歷史。組委會用定向越野這一潮流時尚的運動與南粵古驛道擦出火花,為文化遺產保護注入活力。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現場“陽江風箏”展位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產生的綜合效應獲得了外界的高度認可,廣東省風箏協會希望抓住機遇,不遺余力地在大賽舞臺推廣陽江風箏文化?!耙郧?,我們的推廣基本都在學校里進行,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拓寬了我們視野,通過體育+的模式更好地讓我們歷史悠久的風箏文化傳播出去”,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精彩君。
事實上,在廣東省體育局指導下,廣東省風箏協會從2013年成立至今,始終堅持以傳播風箏文化為宗旨,提高風箏運動這一項老少皆宜的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的群眾參與度,因此他們做了大量的推廣工作,“每年我們都會舉辦十幾場陽江風箏進校園活動”,協會負責人介紹道,“協會還連續6年協助陽江市人民政府成功舉辦‘陽江市風箏文化節’,還成功舉辦了五屆廣東省風箏錦標賽,以及各類大型風箏賽事,推動廣東省風箏項目及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打造特色品牌體育活動。”
【出品】南方新聞網
【文/圖/視頻】朱江偉
編輯: 陳偉峰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