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橫坑小學的舊址就是橫坑村有680多年歷史的“鐘氏祠堂”。該祠堂是明朝嘉靖皇帝賞賜鐘渤而修建的。在此祠堂的“追遠堂”里有一塊“追遠匾”是鐘渤于明嘉靖八年(1529)秋吉日題立的。“追遠”出自《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明德歸厚。“慎終追遠”是對先人一生行為的哀思與深情追憶;“明德歸厚”則是了解先人事業功勛,并對其高風亮節、嘉言懿行的一種誠摯的緬懷。古人的慎終追遠,不忘先人,是為了增強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喚起后人對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沉淀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它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寄托了炎黃子孫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橫坑小學雖然搬遷到現在的地址,但其“追遠”的精神,我們永遠不能忘。為此,2005年,我校廣泛征求橫坑社會各界的有識之士以及行政班子、教師代表的意見,確立了我校的辦學思想:至誠·至善。
“至誠·至善”皆出自《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如果用一句話來解讀,“至誠?至善”,從老師的層面來說:我應該把事情做好;從學生層面來說:我要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