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創辦于1932年,她與東莞簡易師范學校同時誕生。當時校址設在虎門寨蓮花書院附近,是一所縣辦東莞簡師下屬小學。辦學初期,一至六年級每級一個教學班,共約300人,第一任校長由簡易師范校長馬梧塵兼任,教師多數是從簡易師范畢業的高才生留下任教。1945年從虎門遷入莞城舊東莞印刷廠附近辦學。1951年再遷校到莞城龍頭第一關附近的李氏宗祠。
文革前由東莞師范學校校長兼任附小校長,屬東莞師范學校管轄。文革后并入莞城鎮,曾命名為東方紅小學,當時師生軍訓、操練、課堂教學曾聞名于東莞縣,后又命名莞城第二小學。1980年復辦東莞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校址在莞城區新風路185號,是市教育局直屬學校。2011年9月1日整體搬遷到東城區石井支路5號新校區,隸屬東城區管理。
學校堅持依法治校,依章治教,素質育人的原則,推行扁平式管理,走內涵發展之路。依據校情、生情、師情,結合學情,確立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理念,統籌協調,嚴和兼融的管理理念以及有愛心、會學習、懂生活、善交往的培養目標,倡導合作共進,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
學校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43個教學班的建設規模?,F有41個教學班, 2008多名學生,課室分別配有一體機和實物投影機。校園設置了功能齊全的廣播系統和校園網絡,全新的41個功能室及設施設備為推進教育、教學現代化提供條件保障。近三年按課程改革要求,推行校本研究,改革課堂教學。從教師的課堂教學、論文、課件設計到師生演講、作文、藝術、體育、科技等項目,先后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分別榮獲省、市一、二、三等獎的有200多人次。學校以育人為本,以教學為主,以工作室為平臺,用文化引領學校發展。
師資素質日漸提高。目前學校教師有106人,其中小學一級教師職稱57人,占53.7%。本科學歷以上的94人,占88.7%。省骨干教師2人,市學科帶頭人2個,市教學能手7人,區學科帶頭人5人。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深入探討“本真、有效”的課堂文化和營造“自主成長、百家爭鳴、取長補短、互助共進”的教研文化。教師們每人制定三年專業成長規劃,每學期寫兩篇教學隨筆,一篇教學論文,每學年寫一篇個人成長總結,他們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和課堂教學的灰色地帶,不斷努力,不斷進取。
學校先后被評為市家庭教育先進集體、市文化建設先進學校、市課改先進學校、市綠色學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科技先進學校、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學校、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市德育示范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基地、省現代信息技術實驗學校、省書香校園、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等,省綠色學校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