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遼寧日報在“遼寧省百萬市民上冰雪活動”專版中刊發《冬奧會進入“北京時間” 遼寧冰雪產業需要乘勢而上》文章,全文如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 ●2018年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省。發展冰雪運動、冰雪產業,積極對接北京冬奧會。 ●2016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多個部委印發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指出,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到2025年達到1萬億元。 ●2016年12月出臺的《遼寧省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借助北京冬奧會,探索我省申辦2024年全國冬運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遼寧及中國的滑雪熱會有一個自然的增長。特別是在冬奧會進入‘北京時間’的刺激與拉動下,中國滑雪熱、冰雪產業將會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期。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遼寧雪場的滑雪熱也將持續升溫。”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田新濤如是說。 北京冬奧會來了,中國冰雪產業急劇升溫,巨大的蛋糕十分誘人。遼寧冰雪產業需要借勢而上,分食這塊巨大的蛋糕。 “遼寧目前有30多家滑雪場,很多,但還不夠。遼寧雪場幾乎都是經營模式單一、配套不完善的小雪場,無力同萬龍、云鼎、萬達、萬科等外省市的大型雪場抗衡。”沈陽怪坡國際滑雪場總經理陳捷直言,“生存壓力很大。” 中國冰雪運動專家、沈陽體育學院教授王石安認為,滑雪不應只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存在,而是應該朝著旅游度假生活方式方向邁進。在這一過程中,遼寧中小滑雪場的客源將被更大、更完善的雪場分流,也將逐漸被邊緣化。 令人欣喜的是,遼寧冰雪產業正在進行從“小而弱”向“大而強”轉變。 2017年,在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名單中,我省營口鲅魚圈紅旗鎮何家溝體育運動特色小鎮、大連瓦房店市將軍石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朝陽市廟子溝滑雪場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丹東鳳城市大梨樹定向運動特色體育小鎮順利入圍。其中,營口何家溝、大連將軍石、朝陽廟子溝均建有滑雪場,滑雪是其運動小鎮產業中的重要一環。同時,因運動小鎮的建設,其滑雪產業也將大幅度提升體量與質量,向大而強發展。 在政府層面,撫順市依托自身山水、冰雪、文化和體育資源,正以大力發展冰雪體育產業和創建“中國冰雪之都”為引領,推動這座以煤炭資源而聞名的重工業城市在轉型升級中實現綠色發展。撫順市有著深厚的冰雪運動群眾基礎,每到冬季,穿城而過的渾河水域冰面上有50余塊規模不等的冰場,每年吸引十幾萬群眾參與冰雪運動。 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論,撫順市在規劃建設清原國際滑雪小鎮、高灣國際冰雪體育旅游小鎮寶泉山滑雪場等一批冬季體育特色項目的同時,正在籌備申辦2022年遼寧省運動會和2024年全國冬運會,以此持續推動當地冰雪產業及社會經濟發展。 王石安指出,推動“3億人上冰雪”、發展冰雪產業,這不僅是國家戰略,也是遼寧自身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遼寧冰雪資源雄厚,有待挖掘。遼寧發展冰雪產業,需要搶抓北京舉辦冬奧會寶貴的歷史機遇,需要整合資源、動員社會各界力量。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 明確提出,遼寧省體育產業總規模到2025年達到2000億元。其中,冰雪產業將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借助北京冬奧會的東風,遼寧冰雪產業需要乘勢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