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1-10-21 18:24:40
文 | 米粒媽
米粒媽看到一個新聞――頂流小學37名家長聯名驅逐7歲女孩。
被驅逐女孩妞妞的媽媽,和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接受了記者采訪,當事人翟老師以及事件中大部分家長,沒有針對此事發聲。
作為局外人,很難了解事情的全部始末,憑一兩家之言也難分辨出是非對錯。
這個事件以”妞妞轉學老師被處分“為結局,似乎塵埃落定。但實際上,在這場耗時1年多的沖突里,至少有40個孩子受影響。
第1次聯名請愿
咱們先來理理這件事兒的時間脈絡。
2020年9月,翟老師接手妞妞所在的班級。妞媽覺得翟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她說,“就算妞爸親自做,也要花1.5個小時才能寫完”。
妞媽就讓妞妞作業寫到9點半,沒寫完就不寫了,由妞爸操刀。同時還告訴妞妞,老師問的話,就說是自己寫的。
一個月后,翟老師發現妞爸替寫作業的事兒。妞妞堅持說是自己寫的,被老師批評。
2020年10月8日到2021年1月10日期間,妞妞下午都請假去醫院。醫院提供證明顯示,妞妞有過敏性咳嗽。
2020年10月16日,妞妞因為沒得A被翟老師罰抄作業,挨罰的還有很多學生。
妞妞到下午1點半都沒抄完,也沒吃飯。妞爸擔心女兒,打老師電話不接,就溜進了教室。
2020年11月3日,妞妞語文作業沒寫完,翟老師讓她上課時到辦公室罰寫。中午回家后,妞妞突然哮喘發作。
這是家長第一次聯名請愿前發生的事情。
妞妞所在的學校,是北師大貴陽附屬小學,按傳統教學質量指標,屬于當地的”頂流“學校,有家長接受采訪時說“家長素質很高”。
2020年11月4日,家委會單獨建了一個小群,翟老師也在群里,被轉為群主。
在這個缺少妞妞家長的群里,誕生了第一次聯名請愿。《請愿書》于11月5號提議,6號就完成37名家長的線下簽名,主要反映3個問題:
1. 妞妞下午長期不上課, 不參加集體活動,影響班級榮譽,給其他同學造成負面影響。2. 妞媽反對 其余家長加強孩子課后練習的要求。 老師義務為孩子批改時發現,妞妞家長給孩子做作業,(老師)批評妞妞后反被家長辱罵,說老師無權教育批評其孩子。3. 妞媽長期在上課時間微信、電話騷擾歷任和現任班主任,情緒激動、出言不遜,惡意污蔑老師“體罰”孩子,甚至揚言“壓力大到想跳樓”,讓老師們身心俱憊影響正常教學,讓班上其他孩子產生莫名恐懼……
《請愿書》的最終訴求,是讓學校勸妞妞父母給妞妞轉學。
米粒媽仔細看了這封請愿書,內容還挺“嚴謹”的。
就像第2條,孩子做課后練習是其余家長要求的,老師批改練習是義務的,不違背當前小學生減負的趨勢。
但對第1條和第3條,米粒媽有點小疑惑。
妞妞長期請假,影響了班級什么榮譽,又對班上其他學生產生了哪些不良影響?
妞媽上課期間微信和電話騷擾班主任,老師上課期間應該不會帶手機接聽電話,那班上其他同學的莫名恐懼是怎么來的?
第一次請愿書得到了37名家長(除妞妞家長和另一位家長)的簽名,但妞妞并沒有轉學。
第2次聯名請愿
第一次聯名請愿后,妞妞依然在原來的班級上學,她越來越不想去學校。
妞妞說,(不開心)因為沒人跟我玩,之前跟他們玩得挺開心的。
2021年3月15日,也就是第一次聯名請愿4個月后,妞媽懷疑妞妞在學校遭遇了不公平對待。
當天中午她要求進校接孩子,被拒絕后強行翻越校門,從學校接走了妞妞。
2021年3月17日,家委會考慮妞妞父母都有過“硬闖”學校行為,再次寫了《請愿書》:要求學校加強管理,對擾亂學校秩序的行為進行處理,保證學校安全。
這次依然有37名家長簽名。
對第2次請愿書,學校的《處理意見》是:妞媽的行為違反規定了,但鑒于她見子心切,不做報警處理,對她提出警告要求保證不再犯。
遭遇兩次被聯名請愿,妞媽覺得她跟翟老師雖然教育理念不一致,有過爭執,但“表面上還可以”。
真正讓她”豁出去“的,是家委會單獨建群且群主是翟老師,還有家委會成員的一些神操作。
在妞媽跟翟老師就作業問題發生沖突后,班級群里就出了一些神提議:
家長接龍,支持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感謝老師百忙之中給學生批改作業,米粒媽勉強把這當成是對老師表達感謝的“保持隊形”。
有人提議,給翟老師簽個授權委托書,授權老師給38個孩子當“媽”,該打打該吼吼,作業該罰罰,底下又是附議一片。
看到這里米粒媽有點凌亂了,我實在想象不出來,什么樣的場景,需要給老師簽個”當媽“的授權委托書?
2021年4月9日-11日,妞媽投出了她的舉報信,舉報翟老師教唆、指使家委會單獨建群,孤立學生,同時收受禮物,違規超綱教學,違規排名等問題。
經過區教育局的明察暗訪,得出的結論是:
建新群、簽請愿書都是家委會行為,翟老師沒有教唆、指使;
但翟老師默許新群存在,在群里跟其他家長討論妞妞家相關問題,沒有查明請愿書內容并制止,存在不當之處。
2021年8月2日,市教育局通報翟老師的違紀情況:
翟某在教師節期間收受家委會禮品、公布成績排名、考試前漏題、對家委會排除個別家長單獨建群問題默許并參與。
翟老師被通報批評,年級組長職務被撤銷,“市級名班主任”稱號被取消,妞妞轉學到了一所私立小學。
至此,事情似乎告一段落,但影響卻遠未消除。
被影響的40+個孩子
米粒媽覺得,這次事件直接影響的,至少有40個孩子。
第一個受影響的,是當事人妞妞。
米粒媽看到過一些言論,但出處沒有考證,說妞妞的上一任班主任也是被妞媽“逼”走的,還說了很多妞媽的“瘋狂”行為。
從妞爸妞媽能單槍匹馬闖學校“解救”妞妞的行為看,妞妞父母對妞妞的教育是極其重視,且有自己想法的。
妞媽說作業做不完可以不寫,老師說不寫作業就要被罰;妞媽舉報老師有問題,老師覺得妞媽太過分。
老師和父母的博弈,妞妞成為直接承受結果的人,受的是成年人也無法解決的“夾板氣”。
學校教育很難實現“定制”服務,就像“雙減”,有家長舉雙手贊成,也有家長焦慮倍增,“眾口難調”的局面很難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理念上存在不同很正常,但不是每個有不同理念的家長,都會成為被聯名請愿的“妞媽”。
這其中,妞妞父母,老師和其他家長都承擔著重要責任。
第2個受影響的,是翟老師和她的孩子。
據家委會家長說,翟老師被通報批評后,她的孩子在學校也被同學排擠。
說實話,米粒媽有點持懷疑態度。學生真的會關心同學的家長是優秀班主任,還是被通報批評的老師嗎?
但也不能否認,翟老師的孩子會因此受影響。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何況父母本身還是老師。
翟老師的行為,有一點是米粒媽不認同的。老師和個別家長教育理念的沖突,沒必要擴大到其他家長周知的程度。
就算妞媽像傳言說的是個“刺頭”,經常舉報騷擾老師,但家長是家長,學生是學生。
翟老師跟妞媽有矛盾,妞媽的行為也給她帶來諸多困擾,對班里的妞妞做不到“以德報怨”是正常的,畢竟老師是人不是神。
但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做不到“以德報怨”,也應該堅守”以直報怨“吧?
用公平公正的方式對待一個7歲的孩子,應該沒有那么難。
米粒媽遇到過不可理喻的人,除了無語,只會替他們的孩子感到悲哀,而不是斗不過大人,就拿孩子撒氣。
最后,受影響的還有妞妞的38個同學,以及排擠翟老師孩子的同學。
妞妞和她的同學們,成了老師和妞妞父母博弈的”工具人“。
不管是家委會的請愿書,還是網上的言論,鮮少有針對妞妞本人的惡評。比如,調皮搗蛋、品質惡劣、欺負同學等。
她最大的問題是不做作業,極少參加集體活動,但這可以成為被同齡人”討厭“的理由嗎?顯然不能。
米粒班里也有長期請假的孩子,有不愛寫作業不愛學習的孩子,但他們依然有好朋友,不會齊刷刷地被集體孤立。
相比之下,妞妞班里的同學太”團結“了,他們的團結源自何處?無非是老師和家長。
米粒媽是覺得,針對妞妞這個事件,憑借網絡上有限的信息,很難分辨出誰對誰錯。
只是,這場鬧劇對孩子造成的惡劣影響,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老師和家長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大可以在成年人之間消化掉,讓孩子繼續保持那份純潔和天真。
可是,矛盾一步步升級,讓40+個孩子成為受害者。對妞妞的排擠,對翟老師孩子的排擠,孩子們都成了“工具人”。
他們失去了交友自由,本該純純的值得懷念一生的同學情誼和校園時光,摻雜了太多社會因素。
剝奪他們快樂回憶的人,就是為他們“謀深遠”的父母,無法做到“以直報怨”,把他們當成“工具人”的父母。
等孩子成年后回憶起現在發生的一切,他們會想到什么?
那個自畫像上被扎滿針孔的女孩?不想去學校哭泣的夜晚?還是那些跟朋友決裂的瞬間?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當當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于學習干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