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布時間:2020-04-24 11:25:30
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教育局聯合開展廣州市游泳安全宣講進校園活動,首站日前在白云區嘉禾新都學校舉行,共有1130余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游泳運動給人們帶來健康,也帶給人們諸多快樂,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同時,游泳還是一項救生技能,學會游泳,終身受益。游泳項目自2017年列入廣州中考體育考試必考選項之后,更是受到廣大家長、學生的日益重視,紛紛學習游泳。游泳跟其他運動相比,專業性更強、技術要求更高,也存在較高的風險,是國家級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如未進行專門學習培訓,并掌握相關安全知識,存在較高人身生命安全風險。
為推動游泳運動的普及和開展,促進學生體質提升,身心健康發展,普及游泳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游泳健康知識。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教育局聯合開展廣州市游泳安全宣講進校園活動,宣講活動共分為兩個階段,夏季和冬季。這次冬季宣傳活動,側重在外來務工子弟比較多的學校中進行。由廣州市游泳協會、及有關區教育局協辦。
本次宣講活動特別邀請了廣東省游泳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游泳隊總教練李建平教授擔任講師,以“認識游泳、學會游泳、安全救生”為主題開展的游泳安全救生知識講座,李教授從多方面,深層次的角度來剖析學會游泳的重要性,經過現場宣講課堂,使參與師生對游泳有重新的認識并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安全知識,提高師生對安全游泳的熱情和樂趣。李建平教授溫馨提醒廣大市民,要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做好防范措施,安全游泳,快樂游泳。
游泳運動小貼士(或游泳運動注意事項)
一、游泳九不要
(一)不要在靠近飯前和飯后的時段游泳.飯前饑餓時游泳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也會在游泳中因低血糖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情況;飽腹游泳亦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癥狀。
(二)劇烈運動后不要馬上游泳.劇烈運動后馬上游泳,可能會導致肌肉痙攣,也會使心臟加重負擔;劇烈運動后馬上進入泳池體溫會下降,會使抵抗力減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三)女性衛生期不要游泳。衛生期游泳,容易引起感染,導致月經不調,甚至不孕。衛生期,身體免疫力下降,游泳受風寒,容易生病。
(四)不要長時間曝曬游泳。長時間曝曬會產生曬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稱日光灼傷。為防止曬斑的發生,上岸后最好用傘遮陽,或到有樹蔭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保護身體,或涂防曬霜。
(五)沒做準備活動不要游泳。水溫通常比體溫低,因此,下水前必須做準備活動,否則易導致身體不適感,特別容易引起肌肉拉傷。
(六)有如下病狀時不要游泳:一是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壓患者,藥物不能控制,游泳有誘發中風的潛在風險;先天心臟病,嚴重冠心病、風濕性瓣膜病,嚴重心律失常應禁止游泳。二是癲癇病,癲癇病發作時,意識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發,非常危險。三是耳、眼病急患。無論是急慢性中耳炎,一旦水進入發炎的中耳,會使病情加重,甚至可使顱內感染。患急性眼結膜炎時,禁止游泳,此病毒在水中傳播速度快。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發病時,避免到游泳池游泳。四是皮膚病。如各個類型的癬,過敏性的皮膚病等,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誘發蕁麻疹、接觸性皮炎,并且給他人帶來危害。
(七)酒后不要游泳.酒后游泳,身體內儲備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會出現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抵制肝臟正常生理功能,妨礙體內葡萄糖轉化及儲備,從而發生意外。
(八)不要忽視游泳后的衛生。游泳后,應立即用軟質干巾(毛巾或紙巾)擦去身上水珠,滴上氯霉素或硼酸眼藥水,清理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進水,可采用“同側跳”將水排出。之后,現做幾節放松體操及肢體按摩或小憩15-20分鐘,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勞。
(九)不要野泳,或在陌生的公開水域游泳。由于公開水域受流速、水草、泥沙等影響,容易發生意外。游泳需到有高危體育項目許可證的游泳場所進行。。
二、泳客行為十項規范;
(一)服從救生、管理人員的指揮,在規定時間和區域內活動;
(二)遵守公共場所文明守則和游泳場館活動管理規章制度;
(三)飲酒后不得進行游泳活動。
(四)不得進行跳水、潛泳、嬉水打鬧等危險活動;
(五)患有肝炎、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癬疹、酗酒者、精神病、癲癇病和各類傳染性疾病不得入場進行游泳活動。
(六)12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沒有成年人陪同不得入場進行游泳活動。
(七)發生臺風、雷暴雨等不適宜游泳的狀況時,應中止游泳活動,聽從管理人員指揮進入安全區域。
(八)游泳者不宜攜帶貴重財物進入游泳場所,對其攜帶的財物有特殊保管要求,游泳場所應提供特殊保管服務。
(九)游泳者不得攜帶寵物(動物)或危險品進場活動。
(十)泳客進入水池前,需佩戴泳帽,淋浴,通過浸腳消毒池。戴泳帽既保護自己的頭發,也保持水池水質衛生,同時,也防止掉發堵住過濾水口,影響水過濾。
三、發生意外要有三意識:
(一)呼救意識;
(二)靠岸意識;
(三)爭取時間意識。
如抽筋時采取仰泳方式,等待救援。
四、溺水救援三原則:
(一)評估環境和自我救助能力,首先確保自我安全。如不能勝任則第一時間向他人求助、求救以及及時報警。
(二)在救助的過程中,溺者清醒,離池岸較近。可利用物件進行間接赴救(池岸赴救),不建議采取直接赴救(水上赴救)。
(三)必須水上赴救(直接赴救)則建議:盡量選擇背面接近,利用救生器材和衣物進行救助,避免徙手救助,防止被溺者抱持。總之,在救助他人前提條件:確保自身安全。
編輯: 陳偉峰掃一掃加好友